仁寶、廣達代工戰局延燒平板電腦 |
電子時報╱記者黃彥翔報導 |
仁寶、廣達加速擴大平板電腦代工戰局,仁寶總經理陳瑞聰日前預估,2011年仁寶平板電腦出貨量可達380萬台,且這是最低標,其中90%是ARM架構產品,陳瑞聰指出,撇開EMS訂單不談,仁寶目標是要做到平板電腦ODM第1名;至於廣達方面,副董事長梁次震雖未明確提到平板電腦出貨數字,但公司預期2011年平板產品出貨可達數百萬台,將推升非筆記型電腦(NB)營收比重走高。 陳瑞聰、梁次震近期紛在公司尾牙上提到平板電腦業務發展,其中,陳瑞聰表示,新的Google作業系統即將問世,將是一大機會,平板電腦構造完全顛覆傳統PC製造思維,仁寶要做好各種準備,未來目標要成為平板電腦ODM第1大廠。 事實上,陳瑞聰先前曾直指平板電腦市場不好玩,認為很多加入業者會陸續退出市場,然近期仁寶陸續成立觸控面板廠恆顥,並與矽創合資成立IC設計公司極創,動作非常積極。不過,陳瑞聰亦提醒,平板產品可能對傳統NB帶來侵蝕效果,且2011年取代效應將逐季放大,2011年全球NB出貨年增率恐僅約10%,較原預期15~20%還要低,主要就是因為平板電腦的影響。 陳瑞聰指出,傳統PC成本最高的往往是處理器,其次為作業系統和面板,但是平板電腦最貴的可能是觸控面板,因此,仁寶斥資新台幣20億元成立恆顥,就是為掌握觸控面板技術與開發時程。此外,平板電腦電池壽命與內部軟體亦非常重要,仁寶一方面與矽創合資成立電源IC公司,另一方面成立專門的軟體團隊開發使用者介面,都在為這個市場做準備。 至於廣達方面,梁次震表示,廣達絕對要在新的科技浪潮中扮演關鍵角色,他在先前消費性電子展(CES)上發現許多新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正在產生變化,而廣達亦會積極參與並扮演關鍵角色,他亦勉勵員工應思考使用者需求,並投入更多精神研發。 NB相關業者則指出,仁寶目前平板電腦客戶包括宏�、聯想與東芝(Toshiba)等,廣達則有RIM、東芝及另一日系品牌客戶,等到Google最新Android 3.0作業系統問世後,全球各大廠都將一舉投入市場,NB雙雄平板電腦出貨亦可望跟著水漲船高。 另外,仁寶估計2011年NB出貨量可達5,500萬台,成長約15%;至於廣達2010年NB出貨量5,210萬台,但未提及2011年NB出貨目標,僅表示要在出貨量與獲利之間尋求平衡。 |
廣達抓緊華碩單 合作氣氛加溫 | |||
電子時報╱記者陳彥廷報導 | |||
由於華碩品牌與和碩聯合代工重疊關係仍複雜,2009年雖然先與鴻海合作,但雙方各自有堅持,磨合一段時間未現火花,而廣達受到惠普(HP)訂單量降低,與全球第2大NB品牌宏�的合作關係也不緊密,讓廣達開始對華碩釋出極大善意。 NB零件供應業者指出,廣達的代工費及研發協調上,給華碩相當大的挹注,廣達內部期待成為繼和碩之外,生產最多華碩筆記的供應商。事實上,廣達內部高層也曾表示,看好華碩未來壯大能力,率先拉攏與華碩關係也是策略。 廣達尾牙高層主桌上,華碩易平板事業群總經理胡書賓在其中,而且就坐在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座位邊,廣達及華碩雙方的關係越深,透過廣達採購、組裝、研發等實力,無疑對華碩未來成長動力將是一大幫助。 2010年廣達合併營收突破兆元大關,NB出貨量達到5,210萬台歷史高點,年成長率達45%,廣達不止一次指出,2011年的目標不是數量,而是積極成長的獲利成績,尤其非筆記型電腦(Non-NB)目標在年底前從25%提升至30%,對全年的毛利成長將有正面幫助。 至於華碩2010年出貨量約1,600萬~1,700萬台,第4季開始加重委外釋單予廣達,而廣達已經為華碩生產約百萬台NB,不僅對華碩毛利有所挹注,廣達能在12月季底淡季創下單月500萬台數量,除了惠普、蘋果(Apple)兩大客戶提前拉貨外,華碩的訂單挹注也是重點。
|
RIM:平板電腦不至於排擠智慧型手機市場 |
電子時報╱記者沈勤譽報導 |
RIM亞太區副總裁勞偉強表示,平板電腦(Tablet PC)市場的高成長率令人振奮,但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(Smartphone)的使用行為截然不同,不至於排擠智慧型手機的市場,而平板電腦必須採用不同於智慧型手機及筆記型電腦(NB)/Netbook的架構與思維,才有機會成功。 平板電腦引發智慧型手機及NB/Netbook的跨界大戰,兩路人馬的競爭優勢及市場排擠效應備受關注。勞偉強指出,平板電腦市場在2010年才起步,2011年將是令人振奮的1年,美國消費性電子展(CES)看到智慧型手機、NB/Netbook及電視等廠商紛紛投入平板電腦領域,未來誰是贏家頗值得觀察,但大家之所以爭相進入此一市場,就是因為看到龐大商機及成長潛力。 RIM計劃第2季在包括台灣在內的亞太市場推出首款平板電腦PlayBook。勞偉強指出,7吋螢幕攜帶很方便,另外雙核心處理器、多工處理功能、支援HTML5及Adobe Flash Player等網頁瀏覽功能也受到肯定,目前企業客戶的反應非常正面,認為可與黑莓機企業伺服器(BlackBerry Enterprise Server)及黑莓機(BlackBerry)整合,有助於增加生產力,一般消費者也有很高興趣,尤其喜歡遊戲、多媒體及娛樂等功能,整體而言看到很強的需求。 勞偉強進一步說,企業用戶與一般消費者的使用需求有些差異,企業用戶必須進行重要任務(mission critical)的資料連結,安全保密是最優先考量,另外也要提供企業IT人員很好的使用經驗,包括布建、升級、追蹤、監控等都必須有更友善完善的設計。 勞偉強認為,平板電腦並不是將智慧型手機放大或NB/Netbook縮小而已,如果是將智慧型手機或NB/Netbook的同一套作業系統及硬體架構移植到平板電腦上,這種模式很難成功,畢竟產品所需的頻寬、電池壽命、使用介面等都有很大差異,必須採取全然不同的硬體架構及設計思維。 以PlayBook為例,就不是使用智慧型手機或NB的作業系統,而是採用全新的即時作業系統QNX,具備全新的硬體及軟體架構。他強調,RIM並不只是用手機硬體觀點來設計PlayBook,因為RIM也是行動運算平台公司及服務平台供應商,可以整合硬體、作業系統、軟體及應用程式,提供最完整及優化的使用經驗。 對於平板電腦產業的高度競爭,勞偉強認為,不管是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,競爭都很激烈,當然不可能每家廠商都存活下來,一段時間後贏家自然會出現,他相信不管對企業用戶或一般消費者市場,PlayBook都會是最後的贏家之一。 針對台灣市場部分,他強調,儘管台灣有很多製造廠推出平板電腦,但台灣消費者因此獲得很好的市場教育機會,對各家廠商未必是壞事,而雖然部分電信業者推出售價低於300美元的平板電腦,但代表電信業者有相當強烈的企圖心,相信高品質的產品仍有很好的市場機會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